2019年6月23日,避孕药创始人之一乔治•罗森克兰兹(George Rosenkranz)去世,享年102岁。
这个消息让所长(ID:iwanwusuo)感慨万千,又一位划时代的人物离开了。
或许有朋友会问,区区避孕药的创始人罢了,没必要用“划时代”形容吧?
的确,避孕药因其略带私密的属性,生活中常常会有意无意地被忽略。
但改变世界的东西,往往都很不起眼。
你可知道,当今世界上有超过1亿的女性,用这粒小小的粉色药丸迎接新的一天;
它曾一度被许多医药、历史学者,当作一种文化、精神的符号;
甚至在1999年,被《经济学人》评为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进步;
在它的身上,凝固了一段关于抗争、伦理和自由的时光。
所长(ID:iwanwusuo)认为,背负这样的历史,避孕药当得起“划时代”的重量,他的创始人们更是。
渺小的身躯居然蕴藏着巨量的内涵,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段过去呢?
要了解这一切,我们得先回到20世纪初的美国。
这个年代,是一个让女性压抑而悲愤的年代。
避孕,是一种明确被写进了法律的,严令禁止的行为。
这就意味着几乎每一次的性生活,都伴随一个生命的诞生。
男性主宰的社会里,照顾孩子与家庭的重任,就理所应当地落到了女性头上。
全天候劳动,没有假期,无法出去工作创造价值。这就使得女性的社会地位越发低下,恶性循环。
而生理欲望又是很难控制的,所以大部分家庭的女性,都面临着过度生育的痛苦。
许多女性不堪忍受,只能偷摸地用着一些道听途说的“避孕方法”。
本身女性孕育生命的风险就极大,错误的避孕方法更是会增添变数。
所以很多孩子都过早地失去了母亲,生育惨案数字令人发指。
避孕药之母,玛格丽特•桑格(Margaret•Sanger)就是这类孩子的其中一员。
她愤怒地控诉父亲,因为母亲去世前,经历了整整18次怀孕。
作为护士,她每天都目睹着生产对女性的折磨,每天都能收到女性关于过度生育的哭诉。
这让她对男女平权、解放女性更加坚定,毕生的心愿就是创造一种避孕的“神奇药丸”。
“女人应该有掌控自己身体的权利,她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,决定怀孕还是不怀孕。”
为了实现心愿,桑格奔波了一生。
尽管数度入狱,流浪四方,都始终没有放弃。
在此期间,她遇到了另一位知名的女权运动家、千万富翁麦考米克,两人展开了精诚合作。
手握巨额财富,两人把节育事业推进了一大步,却始终没有质的飞跃。
终于在她72岁那年,盼来了一位“神奇先生”。
格雷格里•平卡斯(Gregory•Pincus),真正的避孕药之父,避孕药能够诞生与上市,他功不可没。
受到桑格的支持,平卡斯站在罗森克兰兹(我们开头提到的那位创始人)的肩膀上,证明了其发现的炔诺酮在避孕方面的有效性。
1956年,平卡斯带领着他的团队,完成了初代避孕药的临床试验。
这让平卡斯团队颇为兴奋,却又很惆怅。
因为在那时,节育运动虽然屡屡被提及,但始终得不到政府首肯。
美国将近30个州反对节育,他们认为这是对传统观念的亵渎,可以说避孕药生不逢时。
就像每个伟大的诞生都要历经一段黑暗,不久后,避孕药的曙光来了。
全国范围内爆发的月经不调,让避孕药抓住了一丝机会,化名为Enovid悄然面世。
担心遭到抵制,Enovid以一款治疗“月经问题”的药物出现,“阻止怀孕”成为它的副作用。
谁也没想到,药物上市后,全美居然有上百万名适孕女性,以“严重月经问题”的名义来找医生开药。
我们都知道,女性们看重更多的,是它的副作用。
因为“阻止怀孕”给女性带来的解放,实在是太大了。
60年代的美国,已经处于物质文明极度丰富的阶段,开始追求精神上的需求,每个人都是躁动的。
而性需求,正是人类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在避孕药被发明以前,女性对性的态度非常谨慎。
有了避孕药护身,她们开始放开手脚,追求着渴望已久的愉悦。
这在当时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繁荣,连许多原本反对的天主教徒都开始服用避孕药。
随之而来的,是女性地位的真正崛起,男女平权的实质性进步。
因为丢掉了意外怀孕的烦恼,女性可以更多地去追求学业、事业。
她们身上埋藏的闪光点被逐渐发掘,受到了社会各方的一致认可。
到最后,甚至出现了“70%的爸爸都在家里带孩子,只有30%出来工作”的奇迹。
在那个年代,这是做梦都想不到的。
无论是高等教育机构还是企业,在过去都不愿意接受女人。
据他们的观察,女性普遍会不断地生育,分散精力,最终从机构中离去,造成极大的损失。
这种想法根深蒂固,年复一年,使得找不到工作的女人越来越多。
为了生活,她们只好早早结婚,往返于生孩子与家庭之中,让“不能录用女人”的观念恶性循环。
但这一切都因避孕药的出现,得到彻底的逆转。
此后,在一代又一代女权运动者的努力下,一扇扇对女性关闭的大门被叩开了。
更高等级的教育、更高水平的工资、更自由地出入各个场所的权利……
在逐渐流逝的时间中,达成了现在的局面:大多数情况下,男女是平权的。
如果把一个20世纪初的男人丢到现代社会,他很有可能因为怀疑现实而崩溃。
因为在他的认知里,男人在任何地方的地位,都是要比女性高的。
惟命是从和俯首称臣,才是他们对女性的印象,而不是“妇女能顶半边天”这种天方夜谭。
经常有人说,在父系社会背景下,现代女性的权益全都要归功于女权运动者们。
但背后,那颗小小的药丸要占极大的功劳。
相比避孕工具而言,是它让女性真正意义上获得自由选择生育的权力。
是真正主观而独立的自由,而并非需要仰赖男人的“伪自由”。
让女性从繁复的怀孕噩梦中解脱,称它为一种奇迹,并不过分。
尽管在中国,由于历史及人文的原因,避孕药的使用及传播率没有西方那么广。
但是也有越来越多的女性,开始意识到要把生育的主动权握在手中。
概因当下的避孕环境十分极端,男用避孕套的使用,大概占了所有避孕方式的73%。
造成的结果是,我国每年的人流手术约有1300万例,大约是世界人流手术量的1/6。
这个巨大数据背后,是无数女性身体受到摧残的痛苦,以及不再能生育的绝望。
与上个世纪的美国,何其相似。
所以对于许多觉醒的女性来说,避孕药委实是她们发现的新大陆。
你看,微小而不起眼的一片药丸,撬动了整个世界经济、思想的发展。
对于缔造这些变化的先驱们,所长(ID:iwanwusuo)的一声感叹,一份敬意,应该无可厚非吧。
(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,侵删)